互聯網時代下,傳統行業受到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全面沖擊。在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鼓勵AI技術進入全產業,提高傳統產業的科技含量。物流業作為國民經濟中的基礎戰略性產業,亦面臨許多新的挑戰和機遇。“物流+互聯網”等新興概念的崛起,電商、冷鏈等產業鏈新環節的迅速發展,以及國家在《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中確立的建立物流信息平臺、2020年基本建立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的戰略方針,都對中國物流企業提出了更高的科技要求。當國內物流企業仍專注于傳統貨運鏈的建設時,順豐速運早已高瞻遠矚,抓住國家政策的導向,在牢牢把持中國高端商務件市場的主要份額的同時,向覆蓋物流業全產業鏈的綜合物流商轉型,并以科技創新為產業轉型提供持續動力。
順豐始終在精心耕耘與物流產業相關的科技創新。順豐速運集團董事局主席王衛在采訪中提到:“未來跨行業的競爭中,面對的競爭對手是IT公司。”王衛對互聯網時代的精準把握更體現在順豐的產業布局上。順豐首先緊跟國家“物流新技術開發應用”的重點工程,致力于布局無人機物流運輸,在2019年2月與四川自貢航空產業園簽定了65.5億元的大型物流無人機生產項目,致力于在五年內開通由自貢出發的多條無人機運輸航線。
除了在機場、快遞裝配鏈等環節裝備高精尖科技外,順豐尤其注重發展人工智能技術。順豐速運率先響應政策號召,將大量資金投入到子公司“順豐科技”上,注重大數據、計算機決策等提高配送效率的輔助科技的開發,用科技智慧為產業賦能。計算機視覺(CV)是其中一項非常重要的科研成果。它能夠利用AI技術,輔助監管供應鏈上的貨物安全、分析工作場景的效率和危險因素,在整個物流產業鏈中都有很大作用。順豐基于AI開發的智能決策系統、裝配給快遞小哥的智能手環以及配備客服人員的智能AI客服,也大大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并減輕了工作負擔。
順豐拓展業務范圍、激發企業科技活力的努力經過多年栽培,成果顯著。自2015年開拓快運、重貨等新業務以來,順豐市盈率始終保持高增長水平,對商務件市場的市占率也穩定在40.8%(2017年數據),可見其宏圖壯志并非空穴來風,而正在穩步推進。面對互聯網浪潮大膽創新,積極開發人工智能等全新技術,為產業賦能,順豐這一遠見值得整個物流行業借鑒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