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aviationweek網站2019年3月10日刊文,自主、人工智能和萬物互聯在美國航宇工業協會(AIA)3月10日公布的《航宇和防務的未來:愿景2050》報告中出現的頻次最高。
為了準備這份報告,AIA和麥肯錫咨詢公司采訪了70多名業界領袖和專家,以確定那些將影響航宇和國防工業的關鍵顛覆性趨勢和案例。
AIA將這份報告描述為“對未來的樂觀展望”,稱其“將推動美國領導人開始確定實現該愿景所需采取的步驟”,并指出,“由于從現在到2050年的重大技術變革,美國并不能確定可以持續保持航空航天和國防工業的全球領先地位。”
報告表明,為了充分利用“愿景2050”中描繪的機遇,工業界需要認識到可能會塑造未來的技術、社會和消費者趨勢所帶來的影響,并從今天開始投資于能夠塑造自身未來的新能力。
報告強調,塑造未來的關鍵技術包括萬物互聯、人工智能、自主、高容量處理和無處不在的云計算。聯網設備數量的大幅增加將使普遍監測成為可能,但也會增加網絡威脅的風險。
從潛在使用案例開始,AIA和麥肯錫評估了到2050年每個案例的可能的成熟度。成熟的標準劃分為:“非常普遍”,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初具規模”,存在重要的市場,但不影響每個人;“新生事物”,還沒有達到顯著的規模。
報告確定了航宇和防務的四項核心任務領域:移動人和物品;創造、感知和連接;安全和防務;研究和探索。
報告總結道,到2050年,城市空中交通將非常普遍,大多數平臺都將是自主的。大型無人貨運無人機、超聲速民航和電動推進系統將初具規模。認識到這種移動人和物品的愿景將需要先進的人工智能和云計算以支撐自主和無人交通管理,AIA表示:“監管機構還需要確信其安全性。”
在2050年,隨著更先進傳感器和數據鏈的出現,使用無人機進行商業和工業任務將非常普遍,人工智能驅動的自主決策也將在互聯系統中得到廣泛應用。覆蓋全球的寬帶通信近地軌道衛星星座將初具規模,太空資源開發和生產將處于初始階。為使上述案例得到發展,進入太空的成本必須繼續降低。
自主和自演進的網絡安全工具將會非常普遍,以保護數字化資產。同時人工智能決策將用來支持軍事行動和平臺等級的自主能力,以保護士兵。人工智能驅動的網絡將快速收集和分析數據,并極大縮短決策時間。高超聲速導彈將非常普遍,同時其他能夠快速投射軍力的技術也會非常普遍,以用于響應地緣政治壓力。定性能武器將初具規模,以抵抗高超聲速武器、無人蜂群和其他威脅。
太空基礎設施,包括外太空基地、補給站和軌道加油站將處于萌芽階段,以支撐快速增長的航天活動。但是AIA表示,隨著太空逐漸成為一個具有競爭性和對抗性的領域,美國的資產將仍然很脆弱,工業界和政府必須繼續合作應對安全挑戰。
除了這些核心任務,“愿景2050”表示,由航宇和國防工業提供的“基本服務”,如定位導航授時(PNT)和航空交通管理(ATM),將基于目前的成熟度和技術繼續演化發展。到2050年,PNT服務將覆蓋更大的范圍,提升彈性并增加的冗余度。ATM將會更加自動化,在允許自主空中交通更密集的同時還能增加容量。
目前,美國西南偏南地區日益成為航宇公司向更年輕、更懂技術的受眾兜售產品的場所。“愿景2050”指出,這個地區的航宇工業將與其他行業展開激烈的人才競爭。未來還需要新的技能,比如開發機器學習的算法。AIA表示,這將要求航宇工業改進招聘和留住人才的方法。
為了實現報告中提出的未來愿景,AIA表示,行業需要在自主和人工智能決策標準;電動、超聲速和高超聲速飛行器的材料和設計;高帶寬全球連接的基礎設施;城市空氣交通的實體基礎設施;以及低成本大規模生產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AIA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埃里克·范寧(Eric Fanning)表示:“我們不能想當然地認為美國在技術和創新方面起到了領導作用。我們希望這份報告有助于激勵人們采取行動,加強美國在航宇工業的領導地位,確保所有人都有一個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