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9日,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網站發布題為“F-35 situational awareness: sensing isn’t enough”的博客文章,作者是軍用航空航天高級研究員道格拉斯·巴里。博文指出,洛克希德·馬丁公司F-35“閃電”II的使用者沉迷于它的性能,特別是其整個傳感器數據融合,盡管該機推遲了很多年才問世,其全壽命保障成本也仍然只是“猜測”。然而,即使是F-35美國目前也沒有足量購買。
幾年前,美國空軍最初的野心就是其戰斗機機隊完全裝備第五代戰術戰斗機。F-22“猛禽”現在是美國空軍的首要的空中優勢飛機,而作為多用途飛機的F-35A則更傾向于空對地任務。然而,F-22僅生產了195架,而且由于F-35A的年度訂單低于最初的計劃,美國空軍現在不得不考慮購買額外數量的上一代戰斗機以滿足作戰數量需求。波音公司打著F-15X幌子的F-15可能是受益者。
雖然F-15永遠達不到F-35那樣縮減的雷達信號特征,但升級后的版本將能夠在態勢感知上獲得一些改進并擴展作用范圍,它們與F-35的無源和有源傳感器集成套件相關。
F-35的傳感器陣列包括APG-81有源電子掃描陣列(AESA)雷達,AAQ-37分布式孔徑系統(DAS),光電瞄準系統(EOTS)和ASQ-239電子戰套件。這些設備對原始數據進行處理和融合,以提供更強的態勢感知,從而使飛行員比對手更快地獲得更好、更準確的信息。態勢感知是作戰效能和生存力的驅動力。
融合所有傳感器數據的繁重工作由F-35的集成中央計算機完成。然而,在處理方面,這已經過時了,并且將被更快的系統——下一代集成核心處理器所取代,從2023年出現的Lot 15批生產飛機開始采用新處理器。與此同時,將引入改進的DAS。波音公司的F-15已經受益于先進顯示核心處理器(ADCP)II的開發。2016年,F-15E“攻擊鷹”開始對其進行試飛。
然而,美國空軍正在考慮增購的機型是單座的F-15C而非雙座的F-15E。F-15C僅用于支持F-22“猛禽”的防空任務。
美國空軍協會(AFA)估計,F-15C在美國空軍機隊中的平均使用年限超過了33年。事實上,F-15C是美國戰術戰斗機編制中第二老舊的飛機:居首的A-10C “雷電”II平均機齡超過了36年。根據《軍事平衡+》,目前美國空軍和空軍國民警衛隊共使用222架F-15C。
美國空軍現在不得不努力應對戰術戰斗機隊老化雙重挑戰的部分原因,是以前的采購決策、F-35A的延誤及其低于預期的年度采購率,進一步發展上一代戰斗機似乎只是近期戰略。美國空軍參謀長戴維•戈德費恩將軍于2019年1月26日說:“我們必須更新F-15C機隊……,F-15永遠不會成為F-35。決不會。但我需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