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0日,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網站發布題為“Turkish defence exports to 2023: grand ambitions”的博客文章,作者是國防和軍事分析項目協調員和研究分析師Yvonni-Stefania Efstathiou以及國防和軍事分析項目副研究員湯姆·沃爾德溫。博文指出,土耳其不斷壯大的國防工業正在出口領域取得顯著進展,但仍然面臨著許多挑戰。
土耳其已宣布去年的國防和航空航天出口銷售額再次增加,但離2023年250億美元的出口目標差得很遠。2018年,出口銷售額不到宣稱的目標的10%。然而,不應因此而過分貶損土耳其國防工業在出口領域取得的進展。
2019年初,國防工業局副局長伊斯梅爾·德米爾說,2018年土耳其國防和民用航空航天出口比去年增加了17%,達到創紀錄的20.35億美元。在這10年的最佳時期,土耳其政府已經確定了到2023年達到250億美元年度國防和民用航空航天銷售和服務出口的艱巨目標。“國防”和“安保”出口應占其中的50億美元。
由于土耳其沒有提供國防和航空航天出口的子行業細分,因此很難知道安卡拉與每個子類別的目標有多接近。50億美元的“國防”出口銷售目標是可信的。然而,在未來5年內將整個“國防和航空航天”部門出口銷售額增長12倍并不是那么容易。
雖然官方目標令人困惑,但顯而易見的是土耳其在成為重要國防出口國方面取得了進展。
土耳其的出口成就
最近10年土耳其的國防出口產品通常是輪式裝甲車。數百輛BMC公司的Kirpi 4x4巡邏車已經出售給突尼斯和土庫曼斯坦,而Otokar公司的“眼鏡蛇”4x4裝甲運兵車現已在巴林、孟加拉國、毛里塔尼亞和盧旺達等國服役。
雖然在此期間出口的車輛數量引人注目,但這些系統相對簡單且價格低廉,在這個擁擠的市場中,全球許多公司都能提供類似的產品。
然而,最近12個月簽署的國防出口合同反映了土耳其國防工業日益增長的能力。護衛艦、攻擊直升機和武裝無人機比裝甲車更復雜,并且需要更長的供應鏈以及更苛刻的售后物流和支持服務。這些系統現在正在土耳其生產,其中ASELSAN、HAVELSAN和Roketsan等公司生產作戰系統和制導武器。盡管如此,土耳其在艦船和飛機推進裝置以及雷達等領域仍然存在重大的工業能力差距。
客戶群保持不變
雖然出口的技術性質正在發生變化,但客戶群基本是相同的。自2010年以來,土耳其的報告提到向13個國家提供了裝甲車,其中11個都是穆斯林和與土外交友好的國家。其中包括巴林、突尼斯和土庫曼斯坦。同樣,在2018年簽署的主要合同(見表)中也都是長期盟友——巴基斯坦和卡塔爾。迄今為止,土耳其未能成功地將國防裝備出口到世界其他地方。例如,土耳其還不能向北約成員國提供重要的國防出口產品。
250億美元的國防出口目標可能不切實際,但前進方向很明確。在接下來的10年中,土耳其在重要元組件上可能會繼續依賴進口和許可證生產協議,同時實施本土替代品計劃上正在取得進展。
土耳其武裝部隊現役許多平臺都是按許可證生產或進口的,但在未來20年內,很可能有更高比例的本土設計的裝備。之后,其中許多系統可供出口。
挑戰和挫折
盡管取得了進展,土耳其國防和航空航天業仍面臨挑戰。里拉貶值,土耳其經濟面臨經濟衰退的風險。2016年在政變失敗后的鎮壓,以及采取了其他一些另類的政策,如采購俄羅斯的S-400(SA-21“咆哮者”)防空系統,意味著與美國和其他供應商的關系已經進一步緊張。在滿足其平臺和出口平臺的需求上,土耳其可能會發現越來越難以獲得并支付得起關鍵的外國子系統。例如,2017年,AVL公司取消了與TÜMOSAN公司簽訂的合同,該合同原本是要幫助為Altay主戰坦克開發動力套件,取消原因是針對土耳其政府在政變失敗后采取的行動,奧地利實施了武器禁運。由于土耳其與北約成員國的關系仍然脆弱,這類障礙可能會更頻繁地出現。
土耳其最近受到關注的另一個原因,是其國防工業的年輕技術工人向外國公司(通常在歐洲和美國)的“人才流失”,工資較高、條件較好是此類移民的主要動力。更廣泛的經濟衰退可能會使這一現象加速,從而阻止土耳其將國防工業員工數量幾乎增加3倍的雄心。隨著出口更大、更復雜的裝備,土耳其可能會發現所面臨的困難會與系統本身一樣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