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哈佛大學網站2019年4月24日報道】美國哈佛大學的科研人員發明了一種從激光頻率梳中提取和發生無線信號的方法,并制造了一個裝置可以利用激光器無線發射、調制、和接收射頻信號。該研究團隊2017年發現量子級聯激光器中的紅外頻率梳可以產生太赫茲頻率,2018年發現這種量子級聯激光頻率梳也可以作為集成發射器或接收器有效地編碼信息。
與發射單頻光的常規激光器不同,激光頻率梳可同時發射多個頻率,像梳子的齒一樣均勻間隔。在激光器內部,不同頻率的光在一起相互擊打會產生微波輻射,激光腔內的光導致會導致電子在微波頻率下振蕩。研究人員在激光頻率梳器件的頂部電極上刻蝕了一個間隙,形成了一個偶極天線,然后調制頻率梳以編碼由頻率光拍產生的微波輻射信息,通過天線輻射出包含編碼信息的微波。發射的無線電信號被喇叭天線接收、濾波、并發送到計算機。研究人員通過另一臺設備使用微波對激光器進行遙控,從而展示了該激光器還可以接收信號。
研究人員稱,該研究開啟了新型混合電子-光子器件的大門,為利用太赫茲進行超高速WiFi通信提供了一個方向。該研究得到了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支持,相關論文《Radio frequency transmitter based on a laser frequency comb》已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