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執法局局長曹立平 圖片來源:生態環境部官方微博
中新網4月29日電 據生態環境部官方微博消息,生態環境執法局局長曹立平29日表示,長江入河排污口,渤海入海排污口的排查整治工作正在抓緊進行,涉及長江干流、九條主要支流以及太湖涉及到大約兩萬四千公里的岸線,渤海三千六百公里的航線,加起來接近兩萬八千公里,要全面進行無人機航測。
29日,生態環境部召開4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問,渤海綜合治理和長江保護修復備受社會關注,生態環境部日前開展了渤海入海排污口以及長江入河排污口的核查工作,請問進展情況如何?下一步有哪些打算和安排?
曹立平指出,長江入河排污口,渤海入海排污口的排查整治工作正在抓緊進行,這項工作我們也稱之為“兩個口子”的排查整治。部黨組對這項工作非常重視,將其作為打好長江保護修復和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的“當頭炮”、“牛鼻子”。具體來說,主要是完成排查、監測、溯源、整治等四項任務。目前,排查工作進展是比較順利,按照既有的部署正在開展相關工作。這項工作在整個長江保護修復和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中起著基礎性、決定性、關鍵性的作用。
首先,從點上來看,試點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前段時間,生態環境部組織在江蘇泰州、重慶渝北區(以及兩江新區嘉陵江段)和河北唐山黑沿子鎮開展了試點排查和實驗性排查工作。
按照部署,這次排查與以往工作最大的不同,就是只要向長江、渤海排污的“口子”都要應查盡查。這種要求與以往對排污口的管理確實有很大的不同。以前,重點關注是規模以上的排污口,生態環境部這次堅持“有口皆查”,只要有水流的“口子”,我們就要查。同時,這次排查工作不是“推倒重來”,而是在原有工作基礎上的拓展和深化。
具體工作中,我們采用“三級排查”的方式。第一級排查用無人機,排查疑似排污口。第二級排查是組織人工現場核查,對各類排污口逐一排查,登記確認。第三級排查是對疑難問題和隱蔽盲區進行重點攻堅,查漏補缺,全面建立排污口名錄。
從試點情況來看,入河(海)排污口有幾個特點。一是數量多。排查的“口子”與以往地方掌握的數據差距很大,應該說是一個數量級到兩個數量級的差別。當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此次采取的是全口徑排查,認定的標準與以前完全不一樣。
二是分布廣。沿江沿海地區既有工業園區、化工企業、港口碼頭,也有城鎮小區、農田村莊、施工工地,排污口形態各異。有的沒有正規排水管道,有的埋在垃圾堆里面,還有一些污水直接沿河排放。
三是隱蔽性強。這次排查發現不少“非典型”的排污口,隱蔽性很強。有的排口藏在草叢里、橋梁下,很難發現。比如,我們在試點排查中,通過無人機飛行,發現了一些排口,后來再進行三級排查,用無人船聲吶技術、無人機紅外探測,又發現了一些水下的口子,其中有一個排污口,當地都不知道什么時候建的。
其次,從“面”上看,一方面我們主要抓排查整治的標準規范,推動形成一整套可復制、可借鑒、可推廣的程序方法和工作模式。目前,一批技術規范已經陸續出臺。支撐整體工作的排查APP系統已開發完成,并在實際排查中啟用。無人機航測技術規范已經印發,資料整合技術指南,現場排查工作要點、排污口監測工作指南等規范也在加緊制定。此次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與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以前是把規范要求全部制定好才開始,可是這次是全新的工作,我們先通過試點制定規范,進而指導全面的工作。
另一個方面,沿江沿海地區都在行動,積極開展排查工作。我們召開了渤海入海、長江入河排污口的工作啟動會,“兩個口子”涉及15個省(市)、76個城市具體實施方案都已經明確,細化了任務分工、時間節點和經費安排,全面鋪開了排查工作。有些地區,像煙臺、大連等城市,無人機航測工作即將開展。在排污口排查的過程中,相關的整治工作也在同步進行。比如,重慶市先行先試,在排查過程中,同步開展打擊偷排偷放專項行動,對發現的偷排口,立行立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級排查中,第一級無人機飛行,在渤海地區,準確率大概70%以上;在長江,特別是上游地區,準確率大概是50%左右,這就需要人工一步一步丈量,深入排查,這個是非常必要的。這就是個“笨辦法”,可是把“笨辦法”放在整個長江保護修復和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中去看,這就是個好辦法,是個巧辦法,因為這是項基礎性的工作,關鍵性的工作。把排污口排查清楚了,把陸上的污染搞清楚了,下一步的環境整治就可以有的放矢。
下一個階段的重點,就是督促指導各地全面完成無人機的航測任務,也就是第一級排查工作。這個任務相當繁重,其中長江、九條主要支流以及太湖涉及到大約兩萬四千公里的岸線,渤海大概是三千六百公里的航線,加起來接近兩萬八千公里,要全面進行無人機航測。毫不夸張的說,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戰。接下來還要組織人工徒步排查,確保今年年底前完成“兩個口子”的排查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