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網站2019年7月17日刊文,美國國防部長候選人馬克·埃斯珀在國會參議院聽證會上發表了如下觀點:
一、美俄新軍控協議應涵蓋莫斯科所有核潛力
馬克·埃斯珀表示,在考慮《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續約問題時應更加廣泛,因為該協議并沒有涉及俄羅斯的所有核潛力,“新協議”應涵蓋所有核武庫。
他在國會參議院聽證會上說:“我認為,是時候將俄羅斯整個核武庫納入軍控協議。”
埃斯珀稱:“可將《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的延期融入到軍控新框架下。美國國防部對新一版《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不涉及俄羅斯非戰略核武器的完善,非戰略核武庫的擴大的情況表示憂慮。我們需要限制中國快速增長的核潛力。”
俄美2010年簽署《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該條約于2011年2月5日生效,有效期為10年。根據條約,美俄兩國須全面削減冷戰時期部署的核彈頭與導彈,在條約生效的7年后將各自的核彈頭削減到1550枚,核導彈發射裝置和可發射核武器的轟炸機等運載工具的數量減至800件,其中已經部署的核彈頭運載工具的數量不得超過700件。
條約規定,美國和俄羅斯只能在各自境內部署進攻性戰略武器,雙方通過現場檢查和數據交換監控雙方對條約的遵守情況。條約還要求美俄兩國每年兩次交換各自的戰略核武庫中的核彈頭和運載工具的數據信息。
二、美國在北極地區面對俄中挑戰
馬克·埃斯珀表示,美國在北極地區面對俄羅斯和中國挑戰。
他在國會聽證會上稱:“在北極發生直接軍事沖突的危險性很低。盡管如此,在北極安全方面存在一種動向,其對美國國家安全利益構成威脅。俄羅斯和中國在北極地區發起各種戰略挑戰。”
埃斯珀指出,如果對美發動襲擊,北極是俄羅斯巡航導彈的備選打擊路徑。
埃斯珀補充道:“雖然北京對北極沒有領土要求,但中國正在尋求參與北極的管理。中國可能會在北極地區運用掠奪性經濟策略,以便推動自己的利益。”他說,未來中國也可能會努力加強其在北極海域的軍事存在,其中包括派遣潛艇參與軍事活動。
三、中國與俄羅斯構成的威脅要求美國開展軍隊現代化
馬克·埃斯珀表示,由于中國和俄羅斯構成的威脅不斷增加,美國需要開展軍隊現代化。
埃斯珀在書面證詞中稱:“由于中國和俄羅斯這樣的大國競爭對手構成的威脅不斷增加,全軍都應把注意力放在高強度沖突上。這要求我們開展軍隊現代化,并利用好人工智能、機器人學、定向能量和高超音速等領域的快速技術進步。”
埃斯珀將伊朗和朝鮮稱為地區威脅。
美國總統特朗普7月15日正式提名馬克·埃斯珀出任國防部長,美國國會16日舉行任命聽證會,但目前尚不清楚表決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