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5 日至 26 日,2019 年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大會在廣東珠海成功舉辦。作為目前業內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地理信息產業平臺,本次大會以“促進高質量發展,譜寫產業新篇章”為主題,由自然資源部和廣東省人民政府指導、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主辦。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羅富和、王欽敏,科技部原部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冠華,自然資源部總工程師程利偉,珠海市閻武副市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及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家耀,中國工程院院士張祖勛,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建成,中國科學院院士周成虎,中國工程院院士郭仁忠等出席大會。DJI 大疆行業應用受邀參會,大疆測繪行業負責人魏坤嶺在無人機應用與管控分論壇進行主題演講。
地理信息產業趨勢:崛起與壯大
在《提高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水平》特邀報告中,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王欽敏高度肯定了數據資源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他表示:“數據資源已經成為戰略性的要素資源,正在成為推動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新引擎。”
自然資源部總工程師程利偉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地理信息產業從無到有,逐步發展壯大,產業發展總體上已經接近世界先進水平。今后將建設基礎時空地理實體數據庫,實現“一庫多能、按需組裝”的定制化服務能力。
地球空間信息技術趨勢:智能化與自動化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帶來了題為《5G/6G 時代的地理信息產業》的專題報告。李德仁院士表示,在 5G/6G 時代下,地球空間信息技術將走向智能化與自動化,包含自動匹配三維建模、影像目標搜索、自動變化檢測、智能分析與智能決策等。
談到無人機技術的發展,李院士表示,目前無人機技術已經發展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結合計算機視覺、攝影測量等技術,利用無人機拍攝的視頻照片可以進行實時目標檢測與跟蹤,甚至可以實現實時攝影測量。他肯定道:“一邊是無人機在飛數據,與此同時,服務器在處理數據,飛完數據即可處理完”。無人機與服務器的協同作業將使得攝影測量應用發生質的飛躍。
無人機航測趨勢:平民化
在“科學管控,創新應用——無人機應用與管控”分論壇上,DJI 大疆行業應用測繪行業負責人魏坤嶺分享了大疆如何從平民化航測切入,推動測繪產業變革。他從產品、作業、用戶三個角度分析多旋翼無人機航測市場的發展趨勢。
一. 產品特性:無人機設備將從過去大而笨重、可靠性差、安全性低走向小型化、便攜易用;產品價格從高昂走向平民化、維護維修成本將逐漸降低;除此之外,產品的一體化集成程度將日漸提高、3D 測繪將持續普及。
二. 測繪作業:傳統測繪外業工作量大、效率低,無人機航測將大量提升外業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人員出差成本。在外業作業上,過去內業數據處理培訓成本高、人員素質要求門檻高,未來內業數據處理將簡易化,降低人員的培訓成本。
三. 用戶發展:過去航測用戶集中在甲乙級少數單位中,并未普及;現在航測用戶下沉,丙丁級資質用戶以及市縣、鄉鎮用戶增加。過去航測設備投入負擔重、安全問題多,用戶多持保留的態度,而現在對于航測作業用戶所需投入的人員、資金減少,設備可靠型提升,用戶逐漸打消顧慮。并且,航測從傳統專業測繪領域拓展至泛測繪應用,測繪走向大眾化、社會化。
精靈 Phantom 4 RTK 和大疆智圖航測軟件為核心的無人機航測解決方案就體現了航測產品、作業、用戶三方面平民化的趨勢。精靈 Phantom 4 RTK 便攜、高效、可靠,能夠實現厘米級的定位精度;大疆智圖集智能航線規劃、飛行航拍、二維與三維模型重建、模型測量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精靈Phantom 4 RTK 與大疆智圖的結合將飛控、相機、RTK 技術、建模的鏈路打通,形成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一站式幫助行業用戶全面提升航測內外業效率。
我國測繪地理信息應用潛力巨大,本次大會發布的中國地理信息產業發展報告(2019)顯示,我國地理信息產業 2018 年產值為 5957 億元,同比增長率約為 15%,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產值保持兩位數增長。作為一種低成本、高精度、操作簡便的技術手段,無人機測繪正在地理信息產業各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大疆將積極推進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無人機航測裝備與應用技術升級,攜手產業上下游,共同奏響地理信息產業發展進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