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10月22日新加坡人第一次看到了飛行出租車,盡管該車輛飛行的時間較為短暫。該車輛的設計師希望它成為一種全新的通勤方式,讓人們躲開擁堵的道路,直達市中心。
這輛飛行出租車的首飛地點位于新加坡濱海灣,飛行時間持續了大約兩分鐘,比此前宣傳的三分鐘少了一分鐘,其原因很可能是天氣突然出現變化,天空中響起了雷聲。車輛由一名飛行員駕駛,但是未來這種飛行車輛預計將完全自動化。
該飛行出租車的制造商為德國初創企業Volocopter,該公司此前已經在德國、迪拜和芬蘭進行過公開飛行演示。
在本次測試完成之后,該公司CEO Florian Reuter對媒體表示:“對于城市空中出行的引入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因為我們在人們的腦中植入了一個畫面,讓他們能夠看到車型在空中行駛,以及它在全速飛行時的安靜程度。”
Volocopter是當前多家開發與傳統直升機類似的無人駕駛飛行器的幾家企業之一,支持者們認為,電動飛行出租車能提供一種更安全、更安靜、無排放的出行替代解決方案。
Volocopter的飛行器可以實現垂直起降,它既能夠自動飛行,也可以由飛行員駕駛,其beta版產品可以運載兩個人及其行李,飛行距離接近30公里。
該公司表示,他們希望這個飛行器能夠覆蓋大城市的交通擁堵路段,例如機場和市中心之間的路段,其最大飛行時速可以達到110公里。
風險
然而這項新興技術的發展速度,卻超過了政府的監管規則制定速度,以及人們的接受速度,并且引發了諸多質疑,例如安全、成本和引發空中擁堵等等。
公共交通規劃和政策顧問Jarrett Walker就認為,空中出租車服務引發的問題,可能要比它所解決的問題更多。Walker說到:“在接近其起落點的地方,它們將給城市帶來更多的噪音。當空中出租車出現在人們的頭頂上時,它們將對居民產生身體和情感上的影響。而且它們還將會帶來新的事故類型,讓人們對頭頂上的空間產生恐懼。”
Reuter表示,政府監管機構、交通規劃人員和安全專家之間需要對這些擔憂進行討論。
德國戴姆勒集團是Volocopter的投資方之一。其他一些企業也在嘗試開發飛行出租車。有報道稱,飛行器制造巨頭波音和德國跑車制造商保時捷也在聯手嘗試進入自動駕駛飛行出租車市場。與此同時,Uber也在開發其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出租車。
緩解擁堵
2017年9月,Volocopter在迪拜進行了一次空中出租車測試公開無人飛行演示,該城市也在尋求通過飛行出租車緩解交通擁堵現象。迪拜和新加坡是該公司第一條點對點飛行測試場地的競標者,而在新加坡,Volocopter的測試得到了交通部(MOT)、新加坡民航管理局(CAAS)和經濟發展局(EDB)的支持。
Volocopter還透露,他們會定期在德國進行公開示范飛行,并正在尋求獲得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的完整商業許可。
降低城市壓力
在一些人看來,這種類似直升機的出租車擁有緩解道路擁堵的潛力,幫助人們在城市環境中實現快速通勤。
聯合國估計,到2050年世界人口的68%將居住在城市內,當前這一比例為55%。飛行出租車可以利用建筑物的屋頂和直升機停機坪實現起落,從而降低現有公共交通網絡的壓力。
投資銀行花旗集團發布的一份關于飛行出租車前景的報告預計,2025年起,新加坡、迪拜和上海等城市將會出現飛行出租車,它將能夠吸引那些為了躲避地面擁堵,而愿意支付高于地面出租車和網約車服務價格的通勤者。
富人的通勤工具?
這份報告顯示,飛行出租車的目標成本約為每公里6.04美元,低于豪華轎車,然而其價格是傳統交通方式的兩倍。
這份報告的作者預測,如果不僅是高收入者,而是普通民眾也能負擔地起飛行出租車的費用,這項服務將會得到更高的接受度。
飛行出租車在監管方面也面臨著挑戰,那就是在城市空中交通管理系統內協調商用空中出租車的路線。另一個需要考慮的事情是,它們需要在哪里起飛和降落。
在Volocopter于新加坡進行載人測試的同時,英國企業Skyports也在新加坡建造了世界首座電動飛行器“垂直機場(Vertiport)”。
在Volocopter進行測試的前一天,Skyports在世界智能運輸系統大會上推出了其移動著陸平臺。
在本次會議的開幕式上,新加坡運輸部長Khaw Boon Wan表示,自動駕駛汽車和其他未來可能出現的新技術,都需要受到仔細的規劃和審查。
他說到:“作為運輸部長,我所關注的不僅僅是技術因素。在政治上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我們需要一個快速、安全、可靠的運輸系統,而且要讓所有人都負擔得起,這一點也非常重要。它必須要能夠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