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3日的央視財經《創業英雄匯》欄目,報道了我國一位民營企業家常書增,他原本是一名心臟專科醫生,卻一直有一個機械夢,并于2002年轉行干起了無人機發動機。
但是專業無人機發動機因其特殊的民用和軍用地位,長期受制于發達國家的貿易壁壘。常書增認為關鍵技術不能一直受制于人,于是他決定要為無人機研發一顆“中國心”。
常書增帶領團隊刻苦學習、不斷創新,在發展壯大的途中也經歷過無數次失敗,但沒有一個人喊著退出。
2012年,他們生產的無人機發動機出口26個國家,123個城市,逐步成為行業領先者。
無人機發動機的構成十分嚴密,由400多個配件組成,關健配件公差在±0.001毫米,難造難度可想而知。常書增帶領的團隊,硬是闖過一道道難關。如今,90%的配件依靠自主研發生產。
常書增在欄目現場展示了一款專業級無人機的發動機,他們還給它起了一個很特別的名字,即“馬拉松冠軍”,該發動機具有續航時間長(1-15個小時)、飛行高度高(10-6000米)、耐高低溫(可以在零下40度到零上60度的高低溫環境中工作)的特點。
目前,常書增團隊研制的發動機,曾在高海拔的情況下完成了測繪工作,并隨南極科考隊出征,順利完成科考任務。
常書增致力于無人機發動機研發20余年,掌握了穩定可靠的生產工藝,成功建成國內唯一的發動機全工藝流程的生產線。現已生產出民用、軍用無人機配套發動機30余種,適用于直升機、固定翼、多旋翼等無人機機型,其中混合動力發動機、輕型水冷發動機、小型啟電一體發動機是行業領先的特色產品。
目前,常書增主持研發專利30多項,并多次受邀參與國軍標航空活塞發動機GJB的標準制定,是唯一參與該標準制定的發動機民企代表。
常書增立志做世界一流的發動機,讓無人機懷揣著一顆強勁的“中國心”在藍天下飛翔。
最后,我們祝愿常書增和他的團隊,能研發出更先進、更耐用的國產無人機發動機,并取得更好的國際市場,讓中國無人機“中國心”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