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空中大戰
香港亞洲時報網站6月12日發表題為《無人機對戰機——空中大戰》的報道稱,不可避免的時刻到了——人類與機器、智慧加訓練與先進運算法則將一決高下。這里說的可不是國際象棋比賽,也不是計算機模擬。這場戰斗將在高空展開,屆時會有很多軍事觀察員觀摩。
港媒援引美國軍事網站報道,美國空軍宣布將于明年舉辦一場無人機對有人戰機的空戰展示活動。
據五角大樓聯合人工智能中心主任杰克·沙納漢中將披露,美空軍研究實驗所正在研制一種“自主系統”,將在2021年7月進行的某種“空對空”測試中對抗一種有人操控的系統。
沙納漢在米切爾研究所舉辦的一次活動上說,測試活動將表明美空軍在下一條“動態戰線”上的發展前景。
負責采購、技術和后勤保障的助理空軍部長威爾·羅珀博士當地時間周二(6月9日)被問及上述測試對于美空軍在更大范圍內發展無人機有何意義。他說:“我們當前研制的無人機會融入一種范圍更廣泛的理念,即‘現在不應討論X代戰機了,而應討論X代空中戰力’。”
羅珀在米切爾研究所主辦的一次視頻對話活動上說:“我們當前研制的(具備空戰能力的)無人機就是這種‘下一代產物’,除(戰機)隱身優勢外,推動這項工作非常有意義。”

資料圖片:美空軍F-35A有人戰機與無人戰機協同編隊設想圖。(美空軍官網)

資料圖片:美空軍研究實驗所正在研制能夠對抗有人駕駛戰機的自主作戰無人機。(香港亞洲時報網站)
羅珀說,未來型無人機“對于你而言可以充當傳感器、干擾器或武器發射器……不論你還能想象到什么,那都是我們正在設想的”。他還說,尤其具有切實意義的是,使用靠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無人機在作戰空域發揮主導作用。
羅珀用美空軍的“天空博格”計劃舉例說明,人工智能技術可讓派出執行空襲任務的F-35聯合攻擊戰斗機或F-22“猛禽”隱身戰機機隊“如虎添翼”。
羅珀在談到“天空博格”計劃時說:“還沒有人與數字飛行員一起飛過。”報道介紹,“天空博格”計劃旨在為操作戰機的人員配備人工智能技術——即與飛行員共同訓練、充當助手、迅速思考解決各種問題,并在必要情況下接掌指揮權。
羅珀2019年在巴黎航展上說,正在與美國空軍就擬議的六代戰機理念的必要性進行討論。六代機可能用于接替F-22和F-35戰機。但據報道羅珀還表示,空軍很可能選擇更詳盡的計劃。
報道援引羅珀周二(6月9日)在談到無人機與戰機進行搭配這一問題時的話說:“我認為那將成為第六代制空權的一個標志。”
羅珀說,“天空博格”計劃還可以與轟炸機和空中加油機進行搭配,“以增加防御能力”。空軍已于上月正式啟動招標。
羅珀說,不論派出什么類型的無人機執行這一任務,人工智能技術毫無疑問都將在信息收集和信息快速傳播等領域發揮作用。

資料圖片:美海軍測試無人水面艇航行資料圖。(美海軍官網)
無人船海上幽靈
另據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6月8日報道,美海軍運營有兩艘大型無人快速補給船,系“幽靈艦隊、霸主行動”戰略作戰理念的一部分,該作戰理念旨在提升海上無人系統的技戰術水平及任務覆蓋范疇。
美海軍海洋系統司令部發布的聲明稱,兩艘補給船已改造成無人船,其中一艘無人船完成了兩次為期4天的自動運輸行動,完成了符合《國際防止海上碰撞條例》、時長超過181個小時的自主行動。
美媒介紹,“幽靈艦隊”理念由美海軍研究處和海軍海洋系統司令部共同打造,系一項旨在通過協調對敵軍進行監視、對抗、壓制和攻擊,同時讓主船海員保持較安全距離的海軍戰略。
報道稱,運算法則和人工智能型導航技術正快速變得極具尖端性,可更有效地避免海上撞船事故。此外,可能具有同等重要意義的是,無人系統會大幅提高續航能力,因為無人系統可以增加“停留時間”,無需人員下船即可一次性持續執行任務達數天時間。
隨著通信和聯網技術持續快速發展,無人系統將逐步具備跨領域運行能力——即在海陸空和海下開展行動。一名工作人員在操作臺利用低帶寬連接就可進行指揮控制,無需實際駕駛艦船。
報道介紹,美海軍及海軍研究處已投入研發各種無人水面艦艇,包括一款配有聲吶、可探測水雷的“無人掃雷系統”,該系統旨在為瀕海戰斗艦及其他類型艦船服務,由德事隆公司研發的“通用無人水面載具”搭載。
其他應用還包括:可能使用水面艦船群——如較大型補給船或指揮控制船——探測敵軍水面目標,并把信息傳給無人水面艦船或海下無人系統。所有上述應用的設計行動環境為作戰環境,且基本或完全無需人員干預。為推進這一理念,海軍目前正在努力對水面、空中及海下無人系統進行組網。
據美海軍研究處的一些官員說,無人水面艦艇的編程傳感器與現有的數據庫進行連接,數據庫中包括敵軍船只等各種已知威脅,各無人水面艦艇也互相連接,從而具備探測、跟蹤及尾隨“未知”船只的能力。
雖然無人水面艦船目前尚未搭載武器裝備,但業界及海軍研發人員目前正在探索并測試各種辦法,為水面無人系統裝配火炮、激光、敵方火力攔截系統甚至小型導彈。當然,這些武器系統將由操作人員控制。五角大樓的現行原則明確規定,就使用致命武力這一前景而言,必須有人持續參與決策——不論自動化技術進步得有多快。
報道認為,目前看來顯而易見的是,武裝水面無人系統可成為水面戰的實質性武力保護構成因素。聯網無人船可分散部署在公海大片水域,并可能在無人機的協同下,對靠近的敵方艦船、船只群甚至來襲導彈實施火力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