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RONEII發布的最新無人機監管報告稱,全球COVID-19大流行正在影響無人機行業,推動了對自動化的需求,從而增加了對許可的需求。報告稱,與通過全面監管實現標準化相比,特殊許可只是一小步,COVID-19有助于無人機進入空域,特別是目前受到嚴格限制的城市和郊區地區。
DRONEII報告詳細介紹了全球最新的無人機法規。DRONEII將過去一年的更新整理為五個關鍵主題:2020無人機準備指數排名,新的歐盟法規,對標準的日益關注,UTM項目和利益相關者對當前無人機法規的關注。
據DRONEII稱,隨著五個新國家(奧地利、新西蘭、尼日利亞、波蘭和韓國)的加入,無人機準備指數發生了變化。
新加坡排名第一,通過使用標準特定操作風險評估(SORA)方法,使非標準操作(視線以外的BVLOS、管制空域等)成為可能,大大拓展了其作戰范圍。與此同時,新增的波蘭在DRI排名中位居第二,這主要是由于其在空域整合方面的努力和利益相關者的參與。最后,阿聯酋名列第三,這要歸功于他們在行政基礎設施方面的顯著優勢,更具體地說,是突出的電子治理。
2021年1月是歐盟成員國正式實施新法規的最后期限,這使得“開放”無人機行動成為可能。雖然BVLOS飛行現在將通過使用標準化操作場景被接受,但下一步將實施“特定”類別,其中SORA方法是使無人機超越當前限制、跨越歐盟內部邊界的關鍵因素。
DRONEII說,當局越來越關注標準。在沒有標準的情況下,要成功實施無人機規則和規章是非常困難的。這些包括無人機平臺制造的標準,以及針對無人機操作的標準。標準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填補行業與航空當局之間的空白,前者正在大力發展新技術,而后者則希望確保無人機操作的安全,以及無人機與空域的順利整合。目前正在制定哪些標準,由誰制定,為了什么目的將在《2020年無人機監管報告》中進一步描述。
空域整合已成為全球無人機監管機構的一個主要關注點。從新的瑞士U-Space (SUSI) UTM計劃,到波蘭的UTM計劃,以及中國、日本、美國和澳大利亞(以及其他國家)的重大發展,政府已經意識到他們需要建立系統來維護、促進和監控無人機交通。
通過增加公私合作,以及在至少12個國家引入新的通用通信系統,無人機行業正在為未來的空域交通通信系統做準備,以便在更多平臺進入空域時避免碰撞。
事實上,UTM項目不僅是各國政府的重點,因為歐盟(EU)也推出了一個全歐盟范圍的UTM項目,名為U-Space,該項目將使無人機在一個集成系統中跨歐洲邊境進行通信。U-Space已被納入歐盟無人機法規框架,其發布的意見01/2020(歐洲航空安全局向歐盟委員會提出的法規建議)提出了U-Space要求的高層框架。
盡管COVID-19大流行幫助一些國家簡化了無人機操作應用程序,但今年的無人機行業晴雨表再次顯示出與去年類似的態度。超過35%參與調查的公司表示,監管問題是無人機運營的主要障礙。總體而言,企業仍然最擔心的是限制性法規以及各國不一致的法規,這些法規會影響它們的全球擴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