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研組一行到達漢口江灘
下午兩點,調研組一行到達武漢漁政碼頭江灘三期廣場,于康震等領導在現場觀看了普宙無人機的巡江飛行展示,普宙董事長黃立在演示期間對陳列在江岸上的各類“空中巡航”技防無人機進行詳細介紹。

黃立董事長向于康震副部長介紹無人機
普宙中型無人直升機搭載三光吊艙,主要解決兩江流域部分特殊區域及交界水域夜間非法捕撈產業鏈頻發的問題,可見光+紅外熱成像+激光雷達的強勢組合,可晝夜巡查,讓違法捕撈人員無所遁形。

中型無人直升機宙-30
純電動垂起固定翼無人機,針對的則是面積廣、定點監控難的湖區類大場景,采用高功率電池,最大續航時間2小時,具有30km,兼容50km、100km圖數一體數據鏈,可執行遠距離巡湖任務。

垂起固定翼無人機GV100
中型四旋翼無人機主要用在固定水域執勤,懸停續航時間高達55分鐘。體積最小的輕型多旋翼無人機,則是解決案發現場最初10分鐘的好幫手。輕巧便攜,隨背隨走,操作簡單,可隨時偵查隨時取證。

進入漁政躉船觀看普宙更多產品
于康震對武漢市積極引進自動巡查無人機、紅外熱成像等高新設備,運用多種智慧武器落實長江大保護的舉措給予充分肯定,強調要持續發揮科技在禁漁及長江大保護中的支撐作用,進一步推進禁漁執法科技化、信息化、數據化建設。

“四位一體”防控體系
長江武漢段水域的日常巡查,除了機動靈活的無人機外,還在沿江沿湖關鍵高點位置增設紅外監控設備,構筑起“天上高點監控、空中無人機巡航、江面快艇巡查、岸邊機動車巡邏”的“四位一體”防控體系,確保武漢市“兩江四湖”禁捕工作無死角、無盲區。

禁捕指揮平臺
在所有智能前端的背后,離不開一個“超級大腦”的幕后指揮,這個“超級大腦”便是漁政部門聯合普宙重點研發打造的天地察打一體化禁捕指揮平臺,利用指揮平臺,能夠整合公安、農業、生態、市場監管等多方資源,實現數據互通、資源共享。
該平臺以指揮為核心,以地理信息系統為基礎,為一線禁捕實戰單位打造簡單方便、快捷好用的全任務流程化處置系統,通過整合各類視頻資源,融合AI算法識別、目標跟蹤等技術,利用信息化技術為基層工作人員減負,提高效率。

現場觀摩“天地察打指揮系統”實景演示
無人機展示之后,調研組一行來到武漢漁政碼頭,首先在泵船一樓觀看武漢市長江禁捕成果展板,隨即前往二樓集中觀看武漢市長江禁捕退捕工作視頻,最后重點觀摩了天地察打一體化長江禁捕執法打擊指揮平臺,現場觀看無人機巡江回傳的畫面,普宙公司技術總監顧興向調研組成員進行了系統講解。

于康震副部長和黃立董事長針對指揮平臺進行討論
于康震觀看完視頻和演示后指出,實施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這項工作涉及漁民漁船之多、覆蓋區域范圍之廣,是我國資源生態保護史上前所未有的偉大工程,武漢市在安置保障、漁政執法方面形成了很多好的經驗做法,禁捕退捕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接下來要統籌好“人防”“技防”“物防”建設、全方位持續監督,力促長江生態環境不斷優化。
長江流域分布有4300多種水生生物,曾經是白鱀豚、長江江豚、白鱘、中華鱘、長江鱘等眾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棲息樂園。前些年,長江水域生態功能不斷退化,白鱀豚、白鱘已經功能性滅絕,中華鱘、長江江豚,還有長江鱘等這些特有水生生物瀕臨滅絕,保護形勢十分嚴峻。
水生生物長期生活在水里,長江水域生態有沒有恢復,水生生物最有發言權,最近在武漢、南京兩個通江湖泊,發現了“微笑天使”長江江豚群體出現的頻率顯著增加,說明保護工作有了初步的效果。
生態治理,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既要有敢為人先的武漢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堅守。“江煙淡淡雨疏疏,老翁破浪行捕魚”的畫面,已經從長江流域武漢水域消失,普宙期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長江兩岸能夠早日重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