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美國海軍學會網站2021年3月16日刊文,美國海軍部本日發布《無人作戰框架》,相關表述如下:
《國防戰略》(NDS)定義“美國繁榮與安全的核心挑戰為長期戰略競爭再現”,強調“美軍在戰場上沒有注定勝利的權利”。同等競爭對手不斷發展的能力推動了在更廣闊區域內增加海軍能力的需求。為應對未來挑戰,并與《三軍種海上戰略》、《作戰部長航行計劃》、《司令官規劃指導》確定的戰略目標一致,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必須創新、加速交付可信和可靠的無人系統,使其與日益強大的載人平臺一起進入艦隊。
自主系統提供了額外的作戰能力和規模,可增強傳統作戰力量,允許選擇承擔更大的作戰風險同時保持戰術和戰略優勢。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已經在使用無人系統,未來將尋求實現所有領域有人-無人力量的無縫集成。問題不是海軍是否會優先考慮、利用無人平臺和系統,而是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下,如何快速和有效地利用。
新技術改變了社會和戰爭性質。許多技術發展源自商業部門,這意味著競爭對手和非國家行為者可以獲得它們。要保持海軍部技術優勢,就需要加深對行業文化的理解和融合,更好地利用特殊的投資來源,加強對國家安全創新基礎的保護。為在競爭預算優先級的環境下以技術發展速度交付無人能力,海軍部制訂了無人作戰計劃,將開展協同和可行的工作,重點是在未來海上作戰中實現和維持有人-無人協作。本作戰計劃由兩個要素組成:包含整體概念和策略的框架,實施行動計劃和里程碑(POA&M),確保海上軍種協作,以確定無人系統將如何融入未來艦隊、最大化它們對國家安全的價值。
無人系統將提升殺傷力、規模、生存力、作戰速度、威懾和戰備。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必須采取經過驗證的項目發展措施,例如在海軍“宙斯盾”項目中,韋恩·E·邁耶少將建立了“少造,少試,多學”的理念,通過它海軍部將在技術許可的情況下盡快行動,發展和部署經驗證的能力、保持戰略和戰術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