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管理部黨委委員、副部長周學文介紹,應急管理部成立三年來,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底線思維,立足防范應對重特大災害事故,統籌推進應急物資的保障工作,主要從五個方面來提升應急物資保障能力。
第一,中央應急物資儲備布局逐步優化。過去,中央應急物資儲備庫全國只有57個,現在已經增加到了113個,存放中央應急物資的省份已經做到了全覆蓋,也就是31個省(區、市)實現了全覆蓋,并且進一步優化了中央應急物資的儲備布局。
第二,中央應急物資儲備品種不斷豐富。儲備品種從過去的124種增加到現在的165種,新增采購了家庭應急包、沖鋒舟、隔離帶挖掘機、偵察無人機等,進一步豐富了中央應急物資品種。
九寨溝地震,無人機偵察道路
第三,中央應急物資儲備數量大幅增加。去年,我們落實了28.58億元的中央應急物資增儲,中央應急物資儲備規模從過去的16億增加到現在的44.58億,去年這一年大幅度增加,實現了歷史性的增儲,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第四,地方應急物資保障能力明顯增強。我們過去全國對地方的應急物資儲備是不掌握的,從去年開始開展了全國應急物資儲備清查工作,全面摸清了各級應急物資家底,全國各省、市、縣不斷推進應急物資儲備庫建設,儲備了大量的地方應急物資。同時,去年我們還落實了中央財政資金60億元,專項用于去年汛期遭受嚴重洪澇災害的10個省份的縣級及縣以下的應急搶險救援裝備和基層備災點建設,主要是儲備一些搶險裝備和防汛救災物資,進一步提高了基層的應急物資保障能力。
第五,應急物資保障信息化水平顯著提升。應急管理部開發建設了應急資源管理平臺,并且在全國推廣應用,實現了全國各級應急物資的實時查詢和在線調度,為動態掌握應急物資信息、科學快速調撥,提供了技術支撐。去年新采購的中央應急物資全部實行“一物一碼”,實現了應急物資從生產、儲備、調撥、發放各個環節的動態監控,全程追溯。
“十四五”期間,應急管理部還要繼續加強應急物資保障建設,從優化布局、豐富品種、增加數量這幾個方面著手,不斷提升應急物資保障能力,滿足應對特別重大自然災害應急物資需求。中央應急物資儲備在各省份全覆蓋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向中西部地區特別是災害事故高風險地區傾斜,確保一旦發生重特大災害事故,中央應急物資能夠第一時間運送到災區,保障群眾的基本生活需求。
翼龍無人機應急救援“三兄弟”集體亮相
近日,翼龍無人機家族應急救援體系“三兄弟”集體亮相。
翼龍-2H應急救災型無人機系統是由中航(成都)無人機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在翼龍-2無人機系統基礎上,針對災害探查、應急通信保障、應急投送等任務研制的大型應急救災型無人機系統。該無人機系統由無人機、地面控制站、保障系統組成,并搭載光電探測吊艙、合成孔徑雷達、航拍CCD相機、應急通信保障吊艙、應急投送艙等設備。
該無人機系統具有航程遠、留空時間長、承載能力大、環境適應性強等特點,可在“斷路、斷電、斷網”等極端災害條件下,完成多譜段災害現場探查:公/專網應急組網通信、應急物資投送等任務,并融入應急指揮體系,是我國應急救災保障的新質力量。
翼龍-2H氣象型無人機系統是由中航(成都)無人機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在翼龍-2無人機系統基礎上,針對大氣探測、人工影響天氣等任務研制的大型氣象型無人機系統。該無人機系統由無人機、地面控制站、保障系統組成,并可根據任務需求模塊化搭載氣象探測設備、下投探空儀、焰條播撒器等設備。
該無人機系統具有航程遠、留空時間長、承載能力大、環境適應性強等特點,可在強對流、結冰條件下的高原、海洋環境下,完成多參數、立體化氣象參數采集,也可采取“邊探測、邊播撒”方式實施精準、高效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為我國精確氣象探測和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提供了精確、安全、高效的新型手段。
翼龍-10H近海救援型無人機系統是航空工業在翼龍-10高空高速無人偵察機系統基礎上,根據民用市場需求改進研制,能夠執行海上快速搜救任務的無人機系統。
翼龍-10H近海救援型無人機配裝兩臺渦扇發動機,可以快速到達應急處置區域。該機裝備有高清光電吊艙(EO),應急通信中繼吊艙、信號搜索定位吊艙、氣象下投探空吊艙,還可根據用戶需求加裝其它應急救援設備。高清光電吊艙能夠在空中遠距離發現海上受困目標,將海面實時圖像回傳至應急指揮中心,為救援決策提供依據。信號搜索定位吊艙可迅速確定受困人員船只位置,應急通信中繼吊艙可持續為受困人員、船只提供大帶寬的通信。另外還可攜帶應急救援空投浮艙,為受困人員投放急需的物資和設備,為后續救援開展爭取寶貴時間。機載氣象下投探空吊艙,可對海面上復雜氣象環境進行準確探測分析,為救援開展提供氣象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