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暴雨,洪災肆虐。
很多地方通信中斷,讓救援困難重重。
而就在危機時刻,河南米河鎮的群眾收到了一條溫暖的短信。
內容是這樣的:鄉親們,翼龍無人機已經抵達你鎮上空,可恢復公網通信,時間只有5小時,請盡快報告情況、聯系家人。
終于有信號了!
這個信息對于受困群眾太重要。可以說是打開了救援的通訊生命通道,我看到這個消息真的是非常振奮,一是為同胞的獲救,二是為國家的科技力量。
雖然,這個消息報道得不多,但可以從這個事情上面來看,這次采用的翼龍無人機搭載空中基站實施救援,不小心暴露了我們國家的科技實力。
我查了一下資料,這個絕對是黑科技,這架翼龍無人機,從貴州起飛,飛行1150公里,歷經4個半小時,抵達米河鎮。到達目的后,瞬間就建立起了一個覆蓋面積50平方公里的通訊網絡。
翼龍-2H應急救災型無人機2021年7月21日飛赴河南省鞏義市米河鎮軌跡
滯空了五小時左右,接通手機2572個,傳輸流量1089M,期間最高的時候同時有648個用戶在使用??梢哉f讓救援一下子,找到了2572個群眾。
翼龍-2H應急救災型無人機7月21日5小時滯空軌跡
什么時候我們國家的通訊技術和無人機技術這么厲害了?
翼龍無人機內部的衛星通信設備
作為參與汶川地震救災報道的記者,我是親身感受過通訊中斷的無奈,當年解放軍15勇士,寫好遺書后,盲跳死亡地帶,才恢復了通訊。
13年后,我們單憑一架無人飛機就恢復了通訊。
厲害了我的國。
相信大家玩過拍攝無人機,大概飛15分鐘就要換一下電池。
這個翼龍無人機,可以飛35個小時,載重4.5噸。而且是民用!
無人機通信保障
而這個空中基站,在載重之內,在飛機空中盤旋兩個條件下,實現組網。
這個太厲害了。
而且全部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技術,
這次投入使用的翼龍無人機,
是今年1月份,國家應急管理部,花2380萬元,找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訂制的兩架救援機。
是首次在救災中投入使用。
可以說在這次的危難之中,我們又一起見證了中國科技研發的強悍!
翼龍-2H的吊艙
而這個應該算產業融合的創新,是無人機和通訊兩個尖端技術的融合。這次全國都看到了,國家技術的強大。
那么在無人機應用和移動通訊的不斷突破中,蘊藏無限的行業迭代可能性。
在農業、測繪、勘探、物流等很多行業,都有大把的創新空間。
這的確是個藍海,遠的不說,就說大疆無人機已經是世界級的獨角獸。
而我們的翼龍無人機,會不會成為下一個獨角獸?;蛘弋a業融合中,產生新的案例。
這一次,真的可以說,國家發展,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真的是一步一個腳印,而且空間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