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鄭達 錢瑜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曾育文
無人機系統正在改變傳統戰爭規則,過去,大家對無人機的印象主要停留在美國的全球鷹、捕食者。但隨著彩虹系列、翼龍系列無人機的出現,國產無人機被越來越多人所認識。
在第十三屆中國航展上,我國無人機大放異彩,無偵-7、彩虹-6、攻擊-11、飛鴻-97等展品對外展示了我國在無人機領域取得的新成就,探索一條屬于自己的無人裝備發展道路。在珠海國際航展館上空,翼龍-Ⅱ無人機、彩虹-4無人機首次飛行表演:在珠海國際航展館內,一批先進無人機揭開神秘面紗。
“彩虹”之后有“飛鴻”
在中國航展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彩虹系列無人機已為人熟知。今年,剛剛研發出來的彩虹-6無人機首次參展。彩虹-6無人機全長15.8米,翼展達到20.5米,采用渦扇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可達7.8噸,擁有15000米的升限,續航時間可達20小時,能掛載光電預警雷達、空地導彈等多種載荷。
除了“彩虹”,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另一無人機品牌 “飛鴻”也在航展與大家見面。9月29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九研究院舉行飛鴻無人機品牌發布會,飛鴻-97是飛鴻在本屆航展上的首發產品。
這是新一代高速隱身多用途無人機系統,起飛重量1000千克,采用融合體隱身布局,搭載的分布式光電孔徑探測系統和智能蒙皮感知系統,實現了隱身條件下360°全覆蓋光學與電子偵察,能夠在1000公里作戰半徑范圍內,快速抵達戰區,實施全天時、全天候、全疆域戰場態勢感知。同時,飛鴻-97無人機內埋搭載智能靈巧彈藥,投放后自主組網編隊,形成廣域攻擊蜂群,從多域多向對目標實施精確破襲。
據介紹,無人裝備的發展改革,開啟了飛鴻的創業之路。截至目前,飛鴻研發的生產各類無人機產品近萬架。飛鴻已經形成了“遠中近結合”“高低速互補”“固定翼旋翼兼具”,從300克至8噸級超近程、近程、中遠程、巡飛作戰四大系列的多型產品。飛鴻全系列產品遠銷南美、非洲、中亞和東歐等國家,其中FH-92A察打無人機系統更是中國首次實現向歐洲出口軍用無人機裝備的新突破。
“無偵-7”攜手“攻擊-11”同場展示
在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展區,無偵-7和攻擊-11成為明星展品。無偵-7無人偵察機系統是一種大型先進無人機系統。無偵-7無人偵察機系統以提供圖像情報的方式,用于戰略偵察和戰術偵察,有傾斜偵察和臨空偵察兩種基本任務模式,覆蓋紅外和可見光頻段。
其采用的“Φ”型連接翼氣動布局(網絡上通俗將其稱為菱形聯翼氣動布局),是世界上“Φ”型連接翼氣動布局首次投入工程運用;機載基本系統以三代戰斗機高可靠多余度系統為基礎,運行可靠;導航系統國際領先,任務載荷居于國內高端;已在全疆域使用中展現良好的環境適應性,是全世界第二款可以自由跨越民航航線飛行的無人機。
高空高速無人機可對敵防護嚴密的戰略、戰役目標實施有效突防,利用配裝的偵察任務設備獲取高分辨率目標圖像,為各級作戰部隊提供偵察和打擊效果評估情報。
攻擊-11是一種具備高隱身、強突防和精確打擊能力的無人作戰飛機。飛機采用全無尾飛翼布局,具有隱蔽穿透、自主作戰、高強殺傷、集群協同、廣域覆蓋和高效保障等特點,能夠在高威脅、強對抗環境下對敵人縱深目標實施精確打擊,遂行進攻性制空作戰、壓制防空等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