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伊朗及其盟友越來越多地依靠無人駕駛作戰平臺在中東地區實施軍事行動,以色列和美國瞄準了伊朗無人機的“上下游產業鏈”。
“這不是一條全新的戰線,但這方面的行動將變得更頻繁、更積極。”11月初,以色列對敘利亞發動越境襲擊、摧毀了一支疑似與無人機零配件有關的運輸車隊后,一位要求匿名的以色列官員對美國“突破防務”網站表示。
美媒稱,近幾個月來,以色列高層一直在推動以“更積極的姿態”應對伊朗無人機部隊。以色列和美國公開指責伊朗不斷提升無人機在軍事行動中的出鏡率,但在幕后,以色列方面認為,美國政府在應對相關威脅方面“有些拖后腿”。
當地時間10月20日,駐敘利亞美軍遭到不明無人機空襲。10月29日,美國財政部對兩家公司和一些個人實施制裁,美方稱這些公司和個人“參與支持伊朗無人駕駛系統”,并將它們與2019年的沙特煉油廠遇襲事件聯系起來。
以色列國防部一位消息人士告訴“突破防務”,以色列提供了伊朗無人機產業的細節后,美方決定發起制裁。該人士稱,今年8月,以色列國防部長甘茨和外交部長拉皮德與美方官員會晤,雙方共同擬定了針對伊朗的制裁名單,但雙方仍存在分歧,例如,一名被以色列點名的伊朗革命衛隊空中部隊指揮官,最終沒有被美方納入制裁范圍。
在華盛頓祭出制裁手段的同時,以色列和以往一樣,采取了更直接、更強硬的手段。
據阿拉伯敘利亞通訊社報道,10月底,以色列發動越境軍事打擊,向大馬士革郊區的一支車隊發射了導彈,敘利亞軍隊隨即啟動防空系統回擊。
以色列官方一如既往地拒絕承認實施了襲擊。有消息人士稱,這次襲擊是利用地對地導彈,而非常見的戰機空襲方式執行;遭受攻擊的車隊運載了“防空武器和無人駕駛系統”的零配件,目的地是黎巴嫩。
隨著事態的發展,無論是以色列實施更多襲擊還是美國正面介入沖突的可能性,當前都存在。10月31日,在意大利參加G20峰會后,美國總統拜登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伊朗問題上,美方不排除任何選項。他說,“關于如何應對某些針對美國利益的行動……不管是無人機襲擊還是其他,我們都會作出回應。”
外界注意到,美國海軍陸戰隊旗下的第51特遣部隊已于11月第一周抵達以色列并開始訓練。以色列“第12頻道”電視臺報道說,這是該特遣隊首次在以色列開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