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座版殲20的出現,已經引起過一輪討論。
關心中國軍事裝備發展的朋友們都在猜測,這型全球首款雙座版五代機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用作新飛行員訓練?增強對地打擊能力?還是專攻電子作戰?
大家要的答案,可能已經來了。
在近期的央視《正午國防軍事》節目中,接受采訪的殲20飛行員首次披露,殲20在未來的作戰中,可以領帶4架無人機,協同配合作戰。
這意味著,隨著戰場形態的劇烈演進,中國空軍對未來戰爭的理解、對新型裝備的運用探索,都已經產生了深刻的變革。
央視的這一期節目著眼于空軍戰略思維的轉型與新裝備的運用,通過一線空軍指戰員的視角,展現了中國空軍的時代性轉變,幾乎是一篇中國空軍跨入戰略空軍時代的豪邁宣言。
在介紹無人機的環節時,央視還加上了“緊盯未來戰場,有人機無人機發展并重”的小標題,側重介紹了我軍對于無人機作戰模式的理解與實踐。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接受采訪的飛行員們自信、沉著、非常專業,顯示了我軍在人才梯隊建設上的巨大進步。
受訪飛行員還強調了無人機在作戰中的優勢,如能夠忍耐長航時、高溫、高噪音等人無法適應的惡劣環境,進而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幅有人機與無人機協同呼嘯的未來戰爭大圖卷。
這顯然不是臨場發揮,而是長期鉆研、分析、實踐產生的理性認識。這也顯示出,我空軍指戰員對未來戰爭的形態以及無人機在未來作戰中的應用,已經有了極為深刻的認識。這種認識是宏觀的,也是具體的。
受訪飛行員還言辭懇切地談起了戰爭本質的問題,強調戰略空軍應著重于構建對敵人的威懾能力。
可見我軍指戰員對戰爭的理解已不再停留在對戰場態勢的基本判斷上,而是早已上升到哲學層面,這也從側面說明,近年來,我軍一線指戰員的綜合素質提升很大,已經有相當一批高學歷、具備良好知識素養與邏輯能力的現代人才進入了作戰部隊。這對于中國空軍走向全球,是至關重要的。
我們可以設想這樣一個場景,在未來的戰爭中,以殲20為代表的新一代有人戰機,可以與無人機密切配合,混編為一個作戰小隊,分工合作,高效地執行作戰任務。有人機和無人機聯合作戰,既能保護我軍飛行員的安全、降低作戰成本,又能利用無人機獨特的優勢,完成有人機難以完成的高難度任務。
同時,無人機還可以成為有人機的彈藥庫和設備艙,從而減輕殲20的載重、提升機動性和增強隱身能力,方便有人機更好地發揮決策、指揮、統領全局的作用。這對于空軍的戰斗力,無疑將實現指數級別的提升。
尤其是隨著無偵7等一系列高性能無人機的研發與列裝,中國的無人機已經具備隱身能力強、高速巡航能力突出、滯空時間長、載荷大等核心優勢,等于是為殲20插上了千里眼、順風耳,裝上了乾坤弓和震天箭。從此以后,對于中國空軍來說,每一架殲20飛出去,都等于是一整個完整的戰術機群,可以遂行一系列復雜的作戰任務,進可突入敵方縱深、打擊重要目標,退可大范圍警戒巡航,監控一方安寧。
可以預見的是,在不遠的未來,隨著殲20的進一步升級與完善,我國還將涌現出一批側重點不同、但性能同樣突出的新型號無人機,進一步覆蓋更多的作戰需求,為有人機作戰能力的延伸提供 有力支援。
而更可以期待的是,當20系列軍用飛機的最后一位也是最具分量的一位成員——轟20裝備部隊的時候,中國空軍超越領跑者、獨自開拓空中作戰新紀元的時代,將正式到來。
在未來,轟20在作戰中,攜帶的可能不只是核炸彈和遠程巡航導彈,還可能包括功能更復雜、任務針對性更強的各型無人機。隱身戰略轟炸機的每次出動,都可以在敵人的上空撒布下一整套能夠密切配合的無人機“蜂群”,出其不意地癱瘓敵方的防空系統并完成其它既定任務,這將極大地擴展社會主義真理的適用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