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部網站2021年12月7日刊文,2021年9月13日至10月6日,在美國空軍第49、第432和第53飛行聯隊快速反應部隊聯合進行的“敏捷戰斗運用”相關演習中,美國空軍第556測試和評估中隊(TES)使用MQ-9無人機演示了在有限的地面支持條件下執行任務的能力。
在演示中,MQ-9無人機從內華達州克里奇(Creech)空軍基地起飛,第556測試和評估中隊通過衛星鏈路控制MQ-9無人機,并在未執行任何前期標準檢查的情況下,使用自動起降能力(Automatic Takeoff and Landing Capability,ATLC)模式降落在了夏威夷海軍陸戰隊基地(Marine Corps base Hawaii,MCBH)。該自動起降能力模式僅建立在圖像能力上,已經過大量改進。在MCBH期間,MQ-9無人機在該地執行了5架次任務,同時還在ATLC任務中培訓了6組原先并不負責起飛回收的機組人員,證明培訓非專業機組執行飛行架次任務在未來是可行的。第556 TES指揮官Chmielewski中校表示,該“敏捷戰斗運用”(ACE)小組在MCBH期間,僅使用了5名精通武器、維護和通信的多能力飛行員,就進行了3次快速加油任務。“目前再次出擊的準備時間通常是3個小時,而我們的平均時間是20分鐘”。
之后,MQ-9無人機離開MCBH,首次飛往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以支持“敏捷戰斗運用-死神”(ACE REAPER)演習,驗證了在衛星通信帶寬降低和衛星遷移的情況下MQ-9無人機的數據傳輸能力。演習也同時也證明了MQ-9無人機只需最精簡和靈活的后勤條件,甚至不需要任何起飛和回收設備就能執行起降任務。
在演習中,加固型飛機維修測試站作為LR座艙的替代品,驗證了其可作為通過衛星控制的ATLC的備份能力。安德森空軍基地的地面操作員與MQ-9 建立了視線鏈接,指控其通過ATLC首次降落在基地跑道上。與在MCBH時一樣,本次也并未進行任何的操作或前期跑道檢查工作。
Chmielewski表示,此次行動的后勤支持僅包括7名人員和1個半托盤的設備,發電機、輕型推車和燃料早已就位。“在設備抵達抵達關島的7小時內,我們就能恢復MQ-9出擊能力。這意味著維護人力減少了近90%,維護設備減少了95%,起飛和回收設備減少了100%。”
ACE REAPER演習證實了MQ-9無人機ACE“棲息”(perch)概念的可行性。該概念利用飛行平臺的歷史維護可靠性,以推進標準ACE的“中心”和“輻條”式維護任務,能夠進行小規模維護、快速加油和快速重新裝填掛載。這種能力將使后勤團隊擺脫臃腫的后勤鏈條,更加接近真實戰斗情況并提升戰斗力。
在太平洋空軍取得的以上進展的基礎上,第556 TES將繼續進行MQ-9聯合部隊的開發和評估工作,實現跨域殺傷鏈,并準備將其整合至“英勇盾牌”2022(Valiant Shield 2022),改進戰區的作戰戰術并提升成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