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2月10日,美國空軍米切爾研究所發布報告,題為《Beyond Pixie Dust: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and Developing Autonomy in Unmanned Aircraft》。報告要點如下:
在過去十年,在美國空軍發布的幾乎所有愿景、戰略和飛行計劃中,都將下一代無人機、自主技術和人工智能定義為在未來戰場上獲得決定性戰斗優勢的關鍵技術。空軍現在正在開發新的作戰概念,用于將有人戰斗機和轟炸機與自主無人機進行編隊(稱為有人-無人編隊(MUM-T)),以執行打擊、防空、電子戰和其他任務。
鑒于作戰人員和工程師之間經常存在誤解,嚴重影響了這種能力的開發。在米切爾研究所的這份報告中,提出了一個兼顧作戰人員和工程師觀點的框架,以便為這兩類人員在開發和實現所需能力的自主技術時提供結構和共識。軍方需要這個框架來更好地理解自主技術,同時又能幫助引導研發機構合理發展,讓人工智能正確為武器裝備賦能。
研究目的
提出一個規范框架,包括兩個部分,即 “作戰人員視角”和 “工程師視角”。使用 “視角”一詞是因為它們描述了兩類不同的觀點,這兩類觀點至關重要,在自主編隊飛機(autonomous teaming aircraft)能力的開發和實現過程中,在自主程度的理解上形成共識。這兩種觀點的映射和融合可以連接戰斗人員和工程師之間的認知。雙視角框架旨在解決需要作戰人員和開發工程師之間的誤解問題,這些問題可能嚴重影響無人系統的設計、算法和工程化的進程。
主要建議
1、作戰人員的視角是通過分解飛行員在作戰行動中如何認知、如何操作和如何執行任務而形成的。基于這些人類飛行員的視角將幫助他們直觀地理解這個框架,并準確地表達他們在戰場上的想法和操作預期。這也將讓他們更容易理解不同自主水平飛機的狀態,更重要的是,能夠增強他們對自主作戰系統的信任。
2、空中作戰是一項極其復雜的工作,需要高度先進的專業和決策。這就是自主戰斗機開發如此困難的原因,也是為什么作戰人員仍然對戰斗機的自主能力存疑的原因。基于作戰人員的視角圍繞著能力核心、任務和編隊構成了一個框架,為工程師合理分解這些功能特征,開發未來的無人機,增加作戰人員對自主技術的信任提供了一個契機。作戰人員能夠信任自主編隊飛機的能力,自主編隊飛機的行為方式符合作戰人員的期望,其自主操作和行為是有效和安全的,是適當和可預測的,但又不能過于僵化,應該能對不斷變化的戰場環境做出反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