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1月17日報道據《日本經濟新聞》11月16日報道,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珠海航展)于13日閉幕。
報道稱,珠海航展每兩年舉行一次。上屆航展因為新冠疫情推遲一年,因此本屆航展是連續第二年舉辦。
繼去年之后,無人機再次受到關注。軍工企業和民用企業展出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無人機。今年,具有偵察、攻擊等各種性能的無人機和載人武器令人矚目,后方指揮系統的網絡化趨勢也更加明顯。可以看出中國將人工智能(AI)和武器融合在一起、旨在提升廣域作戰能力的戰略。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展示了在攻城戰中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的小型無人武器群。它們由無人機、坦克、具有偵察通信飛行性能的徘徊導彈、在戰場上充當兵站的四足行走的搬運機等組成,各自可以聯動。
翼龍-3無人機亮相珠海航展靜態展示區(新華社發)
多家企業還展出了各國都在加緊開發的“反無人機系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推出了可將低空探測雷達和各種反無人機武器分別安裝在車輛上、根據戰況進行配置的系統。它能與從情報收集到作戰計劃、再到指揮的一體控制平臺組合起來使用。其中,FK3000防空系統配備了發射干擾電波的無人機、導彈和高射炮。LW-30型激光防御系統可將擊落無人機的成本控制在每發激光武器200日元左右(約合1.4美元)。據說它已在向中東等地出口。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首次展示了續航距離超過1萬公里的偵察攻擊兩用大型無人機翼龍-3。該機的特點是“遠航程”“重掛載”“多用途”。
翼龍-3航程可到達美軍關島基地和印度,比已經部署的H-6K轟炸機還要長。翼龍-3翼下的8個發射器和內部彈倉,總共載彈量可達2.35噸,且可以應對多種武器,還能發射空對空導彈。結合續航距離,它很可能有助于加強攻擊能力。
無人機像蜜蜂群一樣攻擊敵機的“蜂式攻擊”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分別展示了可同時發射折疊式機翼無人機的小型車輛。
美國也在致力于開發無人機,可以預料將會出現“機器對機器”“機器對人”的消耗戰。
在本屆航展上,可以看出受中國“軍民融合”政策的推動,民用企業開始加入軍工行業的跡象。以礦山爆破技術為主業的廣東宏大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展出了超音速巡航導彈,據說該導彈已經獲得了出口許可。
一家開發特殊鈦合金的民間企業的相關人士說:“‘軍民融合’是一大利好。因為有國家的支持,軍用方面已經產生了利潤。”
軍民融合不僅是為了加快技術開發,還可能是著眼于戰時狀態下武器的穩定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