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外媒體報道:本周的臺灣無人機展覽活動由國立中山科學技術研究所 (NCSIST) 主辦,這是一家臺灣政府擁有的軍事技術制造商,開發了大量中華民國武裝部隊的武器。
NCSIST 提供了一種特別罕見的武器外觀:卡車發射的 Chien Hsiang。據 NCSIST 稱,這些本土反輻射游蕩彈藥 旨在摧毀位于海上、海岸或內陸的敵方雷達。該公司還聲稱 Chien Hsiang 可以攻擊其他無人機 (UAV),但具體是如何實現的并不清楚。它有可能追蹤移動速度較慢的無人機的排放物并攻擊它們,但這將是一個相對有限且值得懷疑的用例。
臺灣政府擁有的新聞媒體 《焦點臺灣》 報道了 在活動中舉行的新聞發布會, 期間 NCSIST 航空系統研究部負責人 Chi Li-ping 透露,Chien Hsiang 的最長飛行時間為 5 小時,大約可以打擊目標621 英里(1,000 公里)。
Chien Hsiang 的確切控制架構尚不清楚,但 Focus Taiwan 確實引用了 Chi 的話說,如果無人機在飛往目標的途中失去信號,它可以在該地區徘徊一段未公開的時間,同時等待目標再次輻射,然后鎖定發射器并完成攻擊。這通常是這些類型的游蕩彈藥的工作方式——它們自動駕駛到威脅區域,等待檢測輻射威脅系統的預編程電子“指紋”,然后自主攻擊它。沒有必要有一個人在循環中。
根據 Chi 的說法,Chien Hsiang 在以 372 英里/小時(600 公里/小時)的速度撞向目標之前執行向下俯沖動作進行攻擊。Chien Hsiang 也可以作為誘餌,并可能配備電子戰套件,用于 對敵方發射器進行臨時干擾。當然,這些無人機沒有理由不能用于打擊非發射靜態目標。
建祥 首次 亮相是在 2017 年臺北航空航天與國防技術展覽會上,但沒有官方名稱,其車載發射器配置 隨后在 2019 年的同一場活動中亮相 ,可以看到它有 12 個罐,每個罐裝有一個游蕩彈藥。Chi 聲稱,由于其移動發射器,所有 12 架 Chien Hsiang 無人機都可以在一個“集群”中同時發射,而不需要跑道。

這意味著該系統可以從臺灣本島各地以 “即拍即飛”的方式發射,也可以在需要時將其運送到離島設施。據稱,固定的陸基發射器或中華民國海軍水面戰艦攜帶的發射器也可以 部署建翔無人機。
池說,104枚建祥彈藥的生產和交付預計將在NCSIST最初設定的2025年截止日期前完成,但他們沒有詳細說明臺灣總共訂購或計劃訂購多少。人們可以想象,未來的總訂單量可能會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