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近10個月的時間,俄烏沖突還在的持續發酵中并且深陷膠著。俄烏雙方在此次沖突中都大量使用了無人機進行對方軍事目標的打擊,并且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效果;蜂擁而至的無人機被認為是可改變未來戰爭的游戲規則改變者,所以現在以及未來無人機打擊系統將成為戰場主流力量之一。正所謂有矛就會有盾,此時許多以強大電磁波著稱的下一代“無人機殺手”武器系統也遍地開花。這些使用高功率微波(高頻)的武器被視為比用自動加農炮、小型導彈和自毀無人機捕捉無人機更大程度上的減少了打擊使用成本且提高目標效益的絕對優勢。
伊朗(沙希德-136)自殺式無人機
在上月17日俄羅斯對烏克蘭基輔的襲擊中,俄羅斯出動了數十架伊朗制造的Shahed-136(沙希德-136)無人機多次襲擊烏克蘭首都基輔,致使許多目標都被成功擊中。據了解,當日襲擊中出動的無人機有28架幸存并以40公斤的自毀彈頭砸向目標。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站在俄軍被擊落的無人機旁
“Epirus Leonidas”反無人機系統
上個月,General Dynamics Land Systems,GDLS(通用動力陸地系統公司)發布了史賽克裝甲車上配備大功率電磁波(微波)發射器的史賽克列奧尼達反無人機系統。“斯特里克·列奧尼達斯”是美國陸軍在其旗艦輪式裝甲車 Stryker(斯特瑞克)上配備了名為“Epirus Leonidas(伊庇魯斯列奧尼達斯)”的高輸出微波反無人機系統,它可以成功壓制“蜂群無人機”。
“Epirus Leonidas”的外形上看起來像是一個反炮兵雷達,可向飛行的蜂群無人機發射強大的電磁波以壓制它們并迫使無人機群墜落。有這么一個測試場景,當Striker Rainidas(斯特里克·列奧尼達斯)發射出強大的高頻電磁波時,正在正常飛行的五架無人機呈現出雨滴落葉的樣子被成功擊落。
L-MADIS反無人機系統
對于積極引入反無人機裝備的美國海軍陸戰隊也在測試一種使用微波的新型“無人機殺手”—L-MADIS反無人機系統。L-MADIS 也是一種利用強大的電磁波壓制低空飛行的敵方無人機(無人駕駛飛行器)的系統,它的優勢在于搭載在四輪北極星小型戰術車上,比史崔克裝甲車更小,機動性更強。
隨著無人機作戰效果的大放異彩,其帶來軍事威脅不僅在俄烏戰爭中成為現實,而且在各種恐怖襲擊中也將會帶來強大影響。隨之,“反無人機”技術開發和應對手段也在迅速發展,包括從檢測到壓制的各種技術。在無人機反制中的的技術手段通常分為兩種方法,分別為直接摧毀無人機的“硬殺”和通過捕獲阻止無人機任務的“軟殺”。
土狼2的自毀型無人機發射瞬間
“土狼”block2 無人機,使用火箭助推加噴氣式發動機驅動
美國雷神公司研制出一款名為“土狼2"的自毀無人機,并且已經出口多個國家。“土狼2"可從車輛和地面發射管兩種方式發射,它裝有噴氣發動機,并在前方裝有導引頭,當從地面車輛發射時,它會張開翅膀飛行,用導引頭尋找、識別和摧毀敵方無人機和威脅性飛行器。
“左輪手槍Mk3”35毫米高射炮系統
自動加農炮雖不是最新的高科技武器,但就成本效益而言,它們作為“無人機殺手”也備受矚目,這是因為使用廉價炮彈比使用每發幾萬至數百萬美元的導彈來捕捉單架成本僅幾萬美元的無人機在成本控制跟打擊效益方面要好得多。
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研制出可一次擊落多架無人機的“左輪手槍Mk3”35毫米高射炮系統,該高系統配備35mm高射炮可以有效對付各種空中目標,尤其是巡航導彈和無人機系統可以以每分鐘 1000 發的射速同時攻擊 4 個目標,因為其出色的性價比,美國、以色列、歐洲各國正在陸續裝備。